2019年巴中中考難度
●中考總分由去年的830分增加到840分,增加的10分來自于體育,體現出教育更加注重學生體能和身體健康發展
●生命、生態、安全等“三大常識”考試中,除了有安全、環保、心理健康等內容,禁毒知識首次納入,體現出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易、中、難題比例由去年的7:2:1提高到6:3:1,提高了高中階段教育選拔的針對性和精準性
●考試的范圍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如語文新增8分的名著閱讀內容,體現出命題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體育的分值增加到70分,考試內容包括跳繩、跳遠和中長跑;考試靈活性更強、更注重日常的積累,如語文的各類閱讀題目分值達到68分,各學科的中等難度題比去年略有增加……近日,市大學中專招生委員會、市教育和體育局發布《巴中市2019年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相比往年,我市今年的中考有了四大變化,中考命題更具有靈活性、科學性、實踐性,以減輕學生機械性、重復性作業和記憶負擔,體現出我市進一步深化中考改革、全面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指揮棒”作用。
中考科目確定,體育增加10分
今年中考的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文科綜合(含道德與法治、歷史、生命·生態·安全)、理科綜合(含物理和化學)以及實驗操作(含物理和化學)、體育。總分為840分,比去年中考增加10分,增加的分數來自于體育。其中:語文、數學、英語總分各為150分;文科綜合含道德與法治60分、歷史70分、生命·生態·安全20分;理科綜合含物理90分、化學60分;理化實驗操作共20分,含物理、化學各10分;體育共70分,含一分鐘跳繩20分、立定跳遠20分、中長跑(男1000米、女800米)30分。
除了考試科目,還有考查科目。《辦法》規定,全市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考查科目為: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考查科目由區縣教科體局組織、學校實施,考查結果分“合格”與“不合格”,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分為綜合性評語和等級評價兩部分,分為A、B、C、D四個等次,供招生錄取使用。
最終考生不會知道自己的中考成績或中考名次,只知道自己對應的中考等級。按照《辦法》,中考成績摒棄了“分分計較”,而是用等級呈現。全市中考成績單科等級劃分區間為:A為135-150分,B為120-134分,C1為105-119分,C2為90-104分,D1為75-89分,D2為0-74分。理化實驗操作考試,地理、生物結業考試及體育考試成績參照相應標準劃分等級。由于今年總分增加了10分,總分等級劃分區間也相應有所調整,具體為:A為756-840分,B為672-755分,C1為588-671分,C2為504-587分,D1為420-503分,D2為0-419分。
今年中考有四大變化,突出素質教育考查
“相比往年,今年更加鮮明體現了中考在深化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指揮棒’作用。”市教體局基礎教育科負責人表示,《辦法》全面貫徹了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體到命題和考試范圍,與往年相比有四大變化。第一大變化是總分增加的10分來自于體育,體育由2018年的60分增加到70分,考試權重的增加表明我市更加注重學生體能和身體健康發展;第二大變化是繼2018年中考將“生命·生態·安全”首次納入后,今年在交通安全知識、消防安全知識、環境保護常識、心理健康知識之外,增加了禁毒預防教育知識的考查;第三大變化是試題難易程度有變化,今年中考各考試科目容易題、中難題、較難題比例由2018年的7:2:1提高為6:3:1,加大了試題的區分度,更好體現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提高了高中階段教育選拔的針對性和精準性;第四大變化是各學科考試說明有了明顯的變化,各考試科目的范圍和內容進行了修訂后,更加科學細致和完善。如語文更加重視學生的日常積累,古詩文積累與閱讀、現代文閱讀共計60分的基礎上,今年增加了名著閱讀8分;文科綜合的“道德與法治”包含近一年的國內國際重大時事政治(約3分),實驗操作更加強調實踐性……
市教體局基教科負責人表示,我市今年的中考試題呈現時代性、開放性、導向性、選拔性特點,強調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靠死記硬背肯定不行的。同時,深刻體現出結合新時代新任務、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特點。
中考數學復習方法
重視常用公式技巧
1、對經常使用的數學公式要理解來龍去脈,初三學生要進一步了解其推理過程,并對推導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可能變化自行探究。初三學生對今后繼續數學學習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對生活實際經常用到的常識,也要進行必要的數學訓練來提高數學成績。例如:1-20的平方數;簡單的勾股數;正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以及高和邊長的關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這樣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勝過做大量習題,而且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能夠提高數學成績。
2、初三學生要重視中考動向要求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動向來提高數學成績,特別是近年來上海的中考越來越注重解題過程的規范和解答過程的完整。在此特別指出的是,有很多初三學生認為只要解出數學題目的答案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只要是有過程的解答題,過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會做而不得分。
把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放在課堂上著重聽
初三學生必要時還需做好數學筆記,并通過一些練習題加以鞏固、公式做出歸納、總結、角度入手來提高數學成績,多從典型題目中探索多種數學解題方法,從中得到聯想和啟發。同時、問。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作業要“思?另外,初三學生對于自己數學作業,原結論還成立嗎,于是,東看看西翻翻。新課授完后,有些初三學生就感到頭痛、目標;沒有方法。每節內容后面的練習自己可以先做一做,用來提高數學成績。
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避免勞累感
數學的學習完全可以是零碎時間的利用。初三學生沒有必要特意安排整塊的時間去學習。我建議同學們提高數學成績可以這樣去做:早上八點到九點。初三學生看完課本的一小節內容。完成書中的練習和習題。下午四點到五點,可以做一做練習冊上的數學題目來提高數學成績。中午或者晚上。可以花上一刻鐘左右的時間看看輔導資料。初三學生每一刻鐘看明白五到十個例題,長期堅持。就是很大的收獲。量變會產生質變。成績的提高自然理所當然。
牢記公式與定義
對初三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理解了的要記住,暫時不理解的也要記住,在記憶的基礎上、在應用它們解決問題時再加深理解。打一個比方,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就像木匠手中的斧頭、鋸子、墨斗、刨子等,沒有這些工具,木匠是打造不出家具的;有了這些工具,再加上嫻熟的手藝和智慧,就可以打出各式各樣精美的家具。同樣,記不住數學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就很難解數學題。而記住了這些再配以一定的方法、技巧和敏捷的思維,就能在解初三數學題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多做練習
要想學好初三數學,必須多做練習,但有的同學多做練習能學好,有的同學做了很多練習仍舊學不好,究其因,是“多做練習”是否得法的問題,我們所說的“多做練習”,不是搞“題海戰術”。后者只做不思,不能起到鞏固概念,拓寬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所以學好初三數學必須熟悉各種基本題型并掌握其解法,在解題過程中有意識地注重題目所體現的出的思維方法,以形成正確的思維定勢,并且要多做綜合題。
從例題中找到公式和概念的具體如何運用
初三數學學習應該看例題,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寬的解題思路,每看一道題目,就應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維方法;再遇到類似的題目或同類型的題目,心中有了大概的印象,做起來也就容易了,不過要強調一點,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則不要憑借主觀臆斷,那樣會犯經驗主義錯誤,走進死胡同的。例題有現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我們循著它的思路走,就會得出結論,所以我們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較強、難度較大,自己很難解決,而又不超出所學內容的初三數學例題。
小編總結
中考的難度每一年各個地區都有所不同,同學們可以參考往年的試卷分析難度,但是能否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還是在于同學們自己的實力如何。對于同一年參加中考的同學來說,中考的試卷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個人的實力而已,所以大家不應該將過多的關注點放在中考的難度上,更應該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即使遇到難題也可以解答。